“等有能力了 我會公開身份幫別人”

(2007/08/07 南方日報)

 

 

艾滋病家庭受助大學生順利畢業踏上工作崗位

 

本報訊(記者嚴艷 實習生謝尚)

 

「智行」基金會創始人杜聰近日抵穗,當年受其資助的艾滋病家庭學生阿康(化名),在上週日和父親一起趕來與其見面。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並踏上工作崗位的阿康表示,當年杜聰資助他時,唯一想要的回報是要他好好讀書,等有充足能力時,公開身份,站出來幫助別人。

 

「他只是讓我好好讀書」

 

提起杜聰,阿康這個河南小伙滿懷感激。

 

在阿康上大學二年級開學前,一直在外打工的父親突然發病。

 

當時不知道是艾滋病,診斷費就花了一兩萬。家境更加拮据,阿康的大學學費也出現困難。

 

 

在兩年前的夏天,阿康得知「智行」基金會資助的消息後,到縣防疫站裡的「智行」辦事處提交了資助申請。

 

阿康回憶。「他沒有對我提什麼要求,說唯一想要的回報就是要我好好讀書。」阿康說。

 

在「智行」基金的幫助下,阿康大學後兩年,每個學期都能拿到四五千元學費。在成都念大學的阿康今年剛畢業,在杜聰的推薦下,來到廣州一間港資企業上班。

 

「還是能坦然接受現實」

 

阿康來自河南省一個小村,十幾年前,母親在村裡「跟風」式的一次賣血,就感染了艾滋病,繼而傳染給父親。「當時家中經濟不算很困難,母親也只是抱著嘗試的心態賣血。」回憶當初的不幸,阿康兩父子言語中有些唏噓。

 

扣上一個在外人眼裡充滿恐怖色彩的符號--「艾滋家屬」,阿康的心態還算很好,「我還是能夠坦然地接受這個現實。平時不去想它,就沒什麼了。」

 

有能力幫人時會站出來

 

2004年,父親病情得到控制,身體逐漸恢復後繼續到廣州打工。「現在我都是自己扎針,一個星期要扎一次。」阿康父親提起右腳,指著下半腿對記者說。

 

除了打針,吃藥也是很必要的。

 

每次回河南老家,阿康父親都要帶來當地政府免費發放的藥,隨時吃藥。幸運的是,同樣染病的母親一直在家沒有發病,這幾年都靠吃藥穩定病情。

 

現在家庭的總體情況已基本穩定下來,阿康終於鬆了一口氣。但「艾滋病」仍是阿康一家的隱憂。阿康說,現在的工作單位對他的評價很好,努力工作,多賺點錢,才是現在他最主要的考慮。

 

阿康說,有一天,當他有充足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時,「我會公開自己的身份,站出來去幫助別人。」就像杜聰一樣,「放棄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志願者的工作。」

 

智行基金會

 

「智行」基金會是有「艾滋村義工」之稱的杜聰先生早年創立的,以資助受艾滋病影響的學生受教育為工作重點。5年時間有4000多名學生受到資助。

 

杜聰也由於長期致力艾滋病公益事業,繼去年獲得「世界傑出青年」榮譽後,今年又榮獲有著「亞洲諾貝爾」之稱的「菲律賓麥格塞塞獎」突出表現領袖獎。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英語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