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 : 改编昆曲名剧 发扬文化瑰宝 白先勇令外国人哭了

(2008/11/23 星岛日报)

一篇《蓦然回首》被编入了中学会考课程,令香港无人不认识台湾作家白先勇。不过,大作家近年却减少写作,把时间用於把几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昆曲发扬光大。

近日,自称「昆曲义工」的白先勇更远道来港,把昆曲艺术带给香港人,更通过昆曲为内地爱滋遗孤筹款。

既能满足自己的兴趣,又可为善积德,71岁的白先勇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白先勇虽然年逾70,但近年他全心全意当起「昆曲义工」,自从他把传统的《牡丹亭》注入活力,炮制出青春版《牡丹亭》後,他即努力把此剧带到世界各地公演,至今已演出了160场,成绩斐然。

近日,白教授就率领内地昆剧团来港,於理工大学上演《玉簪记》等不同剧目的昆剧。白教授果然精力过人,在6场演出开展之前,仍抽空出席智行基金会主办的慈善筹款晚宴。

当晚他成了全场主角,出席晚宴的文化艺术界名人都变身为小粉丝,争相跟他合照,甚至准备了他的着作,排队向他索取签名,场面热闹。

白教授除了呼吁来宾捐款给智行基金会,更捐出10套个人作品集拍卖,甚至充当说客,上台介绍好友奚淞捐出的观音卷画,为了帮助内地的爱滋遗孤,他不惜出钱出力,足见他的善心。此外,他又带来了《西厢记》昆曲及唐代古琴演出来娱宾,令在座宾客都听出耳油。

观众中场离座好惊险

行善之馀,他当然不会忽略他的「情人」昆曲,早前他又风尘仆仆地出席了商务印书馆的昆曲讲座,大谈推广昆曲的苦与乐,场内过百个座位座无虚席,甚至有视他为偶像的中文系应届毕业生特别穿上毕业袍跟他合照,场面感人。

白教授表示,他先後把青春版《牡丹亭》带给英美丶希腊丶中港台等地的年轻人,其中最惊险的可算是到美国大学的首场演出,「门票是全部卖完了,入座率亦很高,但是到了中场休息时间,很多人都离座去了,我就想,外国人听不懂,他们是否不会回来,愈是等待愈是紧张。但到最後,发觉他们一个都没有走,统统回来了!」

在演出期间,他十分留意观众的反应。音乐一起,他就看到有华人哭起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满足,「一听昆曲就落泪,很明显只因为民族感情。但想不到,散场时全场观众也站立起来,拍掌10多分钟,有些外国人亦被感动得流泪,我就知道我们通过考验了!」但他表示不会因此而心足,「我只是个开始,希望更多人开始认识昆曲,但说到满意,永远都不会满意呢!世界太大了!」

近年他专注於推广昆曲,读者都担心他不会再推出文学作品,他就叫大家放心说:「我在写父亲(白崇禧)的传记,很多人都叫我写快一点,我都希望很快可以推出!」

能够同时兼顾昆曲及写作工作,不禁令人羡慕他的魄力,看他的样子,还是跟教科书上年轻时的模样相差无几,就更令人佩服。说起养生之道,他笑说:「没有甚麽,可能因为每天都练气功。(文化艺术的滋养有关吗?)也许有帮助吧!」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英语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