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弱勢社群 黑暗中同行 (2010/03/16 明報)
健全人士也許都覺得疾病和殘障會為生活帶來困苦,但面對殘疾的人及其家人生活是怎樣?
又能得到什麼援助?校記剛採訪了智行基金會,並與其受助者出席了「在黑暗中對話」活動,且看他們如何利用訪問及體驗,了解愛滋病家屬及視障人士的困難!
盡力燃點生命
姓名:何嘉敏校記編號: 190119 學校:藍田聖保祿中學,中六
「盡力」是很多人的口頭禪,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能「盡力」?因為一句「盡力」,智行基金會創辦人兼主席杜聰捨棄年薪過百萬的工作,於1998 年成立了智行基金會,資助並照顧愛滋病人和受影響的子女。12 年來,智行基金會讓逾萬名孩子能上學,能讀書識字,一句「盡力」燃點無數生命。
100 元開戶沒員工沒辦公室
「基金成立初時,什麼都沒想,只拿著100 元到銀行開戶口。」杜聰回想,當時沒有員工,沒有辦公室,只有一腔熱誠和愛。
這番熱誠和愛令逾萬名愛滋病人的家人得到溫飽,有了創造未來的能力。基金不但給予經濟上的資助,還讓愛滋病患者和其子女知道,他們是有人關心的。
2010 年2 月27 日,智行基金會和「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合作籌款,令更多愛滋病人受惠。黑暗中對話在美孚家居城二樓設置了全漆黑體驗館,讓人走進黑暗,感受失明人士的日常生活。當天的入場費全數捐給智行基金會。
7 名受智行基金會資助的國內大學生到場參與活動,他們的領隊王亮說:「杜先生在甄選哪些學生可以得到智行的資助時,常常由早上9 時工作到凌晨4時。
如果中途真的太累,他就只伏在桌上休息5 分鐘,又再工作,因為他怕學生心急想知道結果。他是值得人敬佩的。」
「我沒辦法為你做什麼,但我承諾照顧你的子女」。杜聰曾向一名瀕死的愛滋病患者說。其實他照顧的孩子卻遠遠不止一名,只要力有所及,他都「盡力而為」。【文章經編輯刪節】
評語:
報道文筆通順,看得出校記有花過心思鋪排和潤飾文章。校記將注意力集中在描述智行基金會的工作,如能多加講解當日活動,則報道內容會更豐富。
——編輯部
運用知識行動助人
姓名:姜浩恩校記編號:190805學校:聖公會蔡功譜中學,中六
數名受智行基金會助學的內地大學生於2010 年2 月27 日到港交流, 分享受助前後的經歷。
智行基金會創辦人兼主席杜聰本在跨國銀行任職副總裁,一次到河南探訪愛滋村,令他的人生踏上另一路途。他成立了智行基金會,專門救助內地的愛滋遺孤,資助他們完成學業。
受助者過來人身分當義工來自河南的阿飛因雙親患有愛滋病、失去工作能力,從中學開始接受基金會的幫助。
他坦言,沒有想過有機會離開農村和上大學,這一切全賴智行基金會。
阿飛表示: 「智行的老師、義工就如陽光,照耀我,我才可以健康成長。」自數年前起,阿飛每年暑假都會回河南做義工,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當地孩子努力讀書和生活,實現基金會的理念「運用知識於行動, 幫助不幸的人」。
大會安排來港交流的受助大學生與數十名香港市民一同體驗約個半小時的黑暗旅程,旅途中有失明人士作領隊,健全人士則要學習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生活,從而領悟光明之可貴,反思溝通之重要。【文章經編輯刪節】
評語:
報道中的受訪者故事動人,校記應記一功。另外,校記緊記下次採訪時,必須清楚了解活動的舉辦目的,讓讀者了解其細節。——編輯部
與愛滋患者家人對話
姓名:陳貴通校記編號:190700學校: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中四
智行基金會於2 月27 日在美孚家居城舉辦「在黑暗中對話」活動,多名受基金會援助的愛滋病患者家人都有到場參與。
其中一名受基金會援助的Grace 來自河南省, 她爸爸在2003 年證實感染愛滋病,身體自此一天不如一天,無法工作,導致Grace 也無法繼續學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Grace 及家人認識了智行基金會及其工作,並成功申請到基金會的資助,讓她得以順利完成大學課程,現時她是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
助被忽略者欣賞其長處
智行基金會創辦人兼主席杜聰指出, 「在黑暗中對話」這個活動雖然與基金會的工作不太相關,但其實是為了幫助另一群被忽略的人——視障人士。他認為, 「在黑暗中對話」不但創造了就業機會予視障人士,更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所長,提升自信心。此外,該活動更可讓參加者體驗視障人士在日常生活的困難,學懂欣賞他們的長處。
智行基金會於1998 年由2003年十大傑出青年得獎者杜聰創立,希望把知識付諸行動,其主要工作是在內地推動愛滋病的教育及預防工作,救助因家人患愛滋病而受影響的孩子。 【文章經編輯刪節】
評語:
文章內容簡潔,仍能指出智行基金會的理念和是次活動的意義。建議校記多加描述活動的詳情, 報道內容才會更豐富。另校記注意,如主辦單位要求記者不要刊登受訪者的照片,便不應上載有關照片。——編輯部
活動介紹
75 分鐘體驗「行路不帶眼」
「Dialogue in the Dark」(黑暗中對話)是國際知名社會企業,剛於去年初引入香港,並設立永久展館。參觀者要「行路不帶眼」,靠視障導賞員聲音導航,手執一支「盲公竹」,體驗歷時75 分鐘的旅程,在黑暗中「穿梭香港大街小巷」,認識以往被忽視的感觀潛能,並切身處地了解視障人士。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Simplified)